文章正文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这本书的书名看起来像是一本小说的名字,实际的内容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分析书,读完这本书对人的一些潜意识方面的思考会有一定的感悟,当然,个人感觉也有不喜欢的地方,书的后面一部分通过小说或是影视作品去表现分析人旳思维感觉略有不妥,毕竟小说的人物多少会有点虚构的。下面写几点文中感触较深的地方吧。
1、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因为我内心中接受了雨声和雷电是我控制不了的这个事实,但我不愿意接受一个人是我控制不了的这个事实。因为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内心的预言不同,这导致了我会有不同的行为。”关于这句话,每个人应该都有感触吧,自然界无法抗拒的因素我们往往会欣然的接受,但是如果人为的因素,我们常常会责备或是怪罪他人。另一方面,当我们习惯了优秀的时候,当偶尔一次的变差,会感觉不能接受,这种感觉在好学生中感觉应该最明显,当你常常考了前几名,偶然的一次失误会让自己感觉很不好,当然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努力也可能让你一蹶不振。这种心理也可以用文中的另一句话说,“当你追求卓越的程度是10分时,你惧怕失败的程度也会是10分。同样,当你追求善良的程度是10分时,你憎恨邪恶的程度也会是10分。”
2、“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部分的人往往有自虐的倾向,以为自虐会让对方同情,但结果往往相反,也就是不幸的人自己的选择了。
3、那些很愿意付出的人,在付出自己的贡献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求回报,我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深入到潜意识深处,就会发现这句话是虚伪的,其实人们在渴望回报。渴望回报本来也不是不好的事情,毕竟付出和回报的循环是人际关系不断深入的动力,关键是,付出者限定了对方回报的方式,你必须以我所渴望的方式来给予回报,其他回报我都不想要。
4、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人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不同,当陷入自己的思维后,很难走出来,尤其是爱。
5、当我们想脱离旧的逻辑而奔向新的人生时,那些与我们旧的逻辑捆绑在一起的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并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方式来阻拦我们的改变。对于自己也是一样,当我们想迈向新的目标的时候,往往需要努力或是牺牲一些目前所拥有的东西,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有这个心理的活动,就相当于自己在阻拦自己。
6、“恨是爱而不能”,当一份爱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恨,当然这个和人的特性有关,这个恨可能是恨自己也可能是恨爱的人,也可能是造成“不能”的原因。
Nov. 25, 2015, 2:25 a.m. 作者:zachary 分类:文学类 阅读(1716) 评论(0)